跳到主要內容

     
 

演辭

 

推動社會創新和創業解決貧困問題

 

張仁良

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 院長

 

圖片

去年十月成立扶貧委員會時,特區政府宣佈創設5億港元基金專用于促進社會創新和創業發展。本人擔任主席的專責小組負責凝聚社區及專家智慧以利於該基金的統籌運作。注入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的資金來源於獎券基金,法例要求這些資金必須用於公共福利目的。所以,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必須用於旨在解決貧困問題的社會創新和創業發展專案。所幸扶貧委員會對貧困的定義比較寬泛。所以基金可以投放在一些敢於創新的防貧、扶貧和滅貧的項目。

 

扶貧委員會不但關注直接的紆困措施而且同樣關注建立上升階梯,幫助個人和弱勢社群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社會保障。直接的紆困政策由其他專責小組負責。我所領導的小組致力於建立機會的階梯,架設各界人士溝通的橋樑,鼓勵和支持各界人士參與創建可持續發展城市和社會。

 

我們需要以有助於鼓動和激發社區創新精神的方法來應對社會需要。我們要創造機會讓那些擁有創意的人和擁有資金的投資人相互交織,建設各種網路將他們聯繫在一起。集思廣益鼓勵更多的關於社會創新的試驗,建立完善的方法體系評估社會創新試驗的成效以及促進資訊共用,如此我們才能積累更多經驗。我認為這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關鍵領域。

 

我們的專責小組已經舉行了三次會議。接下來幾個月,我們會向扶貧委員會就基金運用的具體目標和方法提出設想。我們也已經接觸過許多團體和個人。看到社會創新的生態系統已經在香港生根發芽,生機盎然,我們深感鼓舞。我們深信基金運用的方向應該是推動社會創新生態的多元化,而不能以任何方式有損于創新生態。

 

政府對基金應該如何運作沒有任何預設的觀點,我們對此也很欣慰。政府將基金視作試驗田,用以檢驗新的方式和方法,協助社會創新和創業來解決貧困和隔膜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在我看來,嘗試新的想法並從中學習,這種試驗方法本身就是公共資源應用的效益創新。

 

我們專責小組的組成多元化,成員分別來自于社區、商界、學界和政府。我相信我們專責小組一定可以加強對社會創新和創業生態系統的瞭解。當我們找出現實的不足或者令未來社會創業者和投資者感到複雜和受挫無力的障礙,我們便可以針對性地創設專案,彌補不足,為政府、非盈利組織、私人投資者以及有創新想法的社會人士建立更好的聯繫,推動社會創新和創業發展。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是創業的家園,並為之驕傲。創業技能加上年青人的理想、年青人的熱心以及對少數族群和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便能成為改善社會的強有力工具。我不認為在香港,具創意想法的人有什麼劣勢。這裡當然並不缺少資金。建立和維持更多更好的土壤,讓創意的種子和金融的肥料可以在其中融合並茁壯生長,這是我對社會創新和創業發展基金未來幾年應發揮影響的最簡單期望。

 

我很歡迎Asia Community Ventures作為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新專案所進行的工作,也歡迎所有其他參與者在這個領域所作出的努力。即使我們彼此之間建立更強大的聯繫和網路,多元化的活動也是值得歡迎和欣喜的。

 

在香港以及其他社會,我們都面臨著貧困的挑戰、社會不平的挑戰、不堪重負的生態系統以及其他社會和經濟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沒那麼容易解決。直面這些挑戰不僅需要我們的理性力量、商業直感和理財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我們的熱情以及服務彼此和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註:本文為身兼扶貧委員會轄下「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的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院長張仁良教授於二零一三年三月十四日出席香港大學 "East and South East Asia Impact Investing Forum" 的演辭全文)

 





2013年3月14日

 

 

返回